事件營銷,一個可以讓N多個營銷人瘋狂的詞,至少我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當然我自己也是。所以我準備讓自己瘋狂一下,順便搞瘋我身邊的你們。
在之前的演講或者培訓中,為了引導大家更加重視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我經(jīng)常會說下面一段話。
我個人認為我們經(jīng)歷著三個時代的變化:
傳統(tǒng)商業(yè)時代,渠道為王
商家生產(chǎn)完產(chǎn)品之后,需要進行快速的招商,鋪渠道,開辟銷售通路,然后才會盡可能的生產(chǎn)、出貨,賺取中間的利潤。
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時代,流量為王
網(wǎng)民越來越多,于是門戶、平臺類公司轉的盆滿缽滿,包括一些草根個人站,也做的風生水起,哪里能聚人氣,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可以賣流量。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用戶為王
用戶上網(wǎng)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都改變了,平臺碎片化,時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大家都有了太多太多的選擇,那么商家為了獲得更多更死忠的用戶,只能掏空心思的為用戶服務,讓用戶舒舒服服的跟自己玩耍。
而現(xiàn)在,我要換個角度,因為現(xiàn)在要講關于“事件營銷”。那么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流量為王。
我們來回憶一下,除了像“優(yōu)衣庫視頻”這樣的事件,不需要流量支持之外,還有什么事件能離開這個因素。
近期的“斯巴達勇士”事件,如果找個偏僻的地方遛彎兒,說不定不會有城管來管。
常用手法----“撕逼”,比如神州撕Uber,如果不是明星“代言”,也不會有那么多人在乎你是蜀黍還是蜀黎吧,畢竟名人都是自帶流量。
好了,下面我們來系統(tǒng)的聊聊“事件營銷”這個事兒。
為什么要做事件營銷?
老板喜歡,大眾喜歡,甲方喜歡,乙方也喜歡…所以這是一皆大歡喜的事兒
極具傳播效應,至少被大家所知道的肯定就有了一定的傳播效應了,可能事件策劃失敗的再多咱也不知道。
大多數(shù)人認為,事件營銷的費用比硬廣要低
以上三條理由,正好滿足了絕大多數(shù)的甲方/老板的要求:
用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果,用我認為最屌的方式……
事件營銷費用低嗎?
我們來找個稍微低成本的案例粗略分析一下,“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馬爾代夫”這個事件,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這個是途牛策劃的一次事件?看圖
先簡單回憶一下案例流程:首先找人拍了一張半裸男臥倒在一片沙子上的照片,然后找一批KOL通過朋友圈、微博轉發(fā)原圖,然后找另一撥KOL將圖片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引導大眾,然后事先約好的公司利用品牌開始進行借勢營銷。(后面的就先不追溯了)
那么大概的價格表如下:
事件營銷一般都有哪些特征?
6萬的費用,對于一些連一部蘋果手機的錢都不愿意出的公司,想必應該心如死灰了吧。
撕逼
無論是明撕,暗撕,還是單相撕,或者是兩情相悅的撕,撕逼這個事情,足夠引起國人的注意,小到鄰居家的幾句爭吵都要豎起耳朵聽上一陣,大到兩國交戰(zhàn)都能聽到街頭巷尾扯淡打屁。究其原因,且不說好奇心作怪,撕逼就是在生產(chǎn)“社交幣”,以供大家閑時的談資。近期撕逼事件的代表作有神州撕Uber、蜻蜓FM被黑植入作弊代碼等。
更神奇的是,無論對與錯,只要出現(xiàn)吵架/撕逼事件,就一定會出現(xiàn)至少兩派,一派支持“正方”,一派支持“反方”,可能還有一派就隔岸觀火順便點評幾句湊湊熱鬧。
街頭作秀
此處街頭是泛指大庭廣眾之下,文章開頭也提到“流量為王”,所以只有在大庭廣眾之下的作秀才會有可能成為事件被傳播。
形式多種多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反?!?。
人們的注意力通常都會被反常的人事物所吸引:
比如大家出門都會穿戴整齊,幾乎沒有只穿內(nèi)衣內(nèi)褲在大街上走的,這就是反常。(各種內(nèi)衣街頭秀)
比如大家都是正常速度在走路,偶爾有個人從身邊跑過也會帶走一些注意力,如果有幾個身著西裝整齊的邁著機器人舞步慢動作過馬路,這就是反常。(世界秩序團隊)
比如正在營業(yè)的商場里或者機場,突然響起了音樂,四面八方冒出一群動作整齊的舞者,一曲跳完四周散去,中間一定是各種行人駐足,手機里留下照片與視頻,這就是反常。(快閃)
名人八卦
名人不局限于明星,名人自帶粉絲,自帶話題,自帶關注度,所以只要是名人相關的事件都可以成為營銷事件,而這類營銷事件幾乎占了一半以上,有的是經(jīng)紀公司精心策劃,有的是被策劃然后不得已而整出另外一個事件。
無論是大婚還是離婚,都是事件,因為是名人,無奈變成了營銷事件…
除了這類事件比較多之外,更多的就是下面這種,會有各種其他人、品牌利用這些熱點事件做的營銷。
借勢熱點做的營銷
做營銷做久了,難免會有一種看什么文章都覺得像軟文,看什么事件都覺得像炒作的感覺,不過事實上,營銷事件本沒有那么多,不過,借事件來做營銷才是真正的主力。
霧霾盛行,暫且屬于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就像天氣一樣,很自(xin)然(sai)。而無數(shù)個人和公司借霧霾來做營銷事件,有戴面罩拍婚紗,吸霧霾制板磚,千人拼肺器官圖案破記錄…
從線下到線上
這是一般的事件營銷的路徑,因為畢竟線下口口相傳太慢,而線上聚集著大批“幫手”,舉個簡單的例子,也是新舊媒體的結合營銷案例,南方都市報的“大字報”,首先線下要真的有這么一刊報紙,然后由“網(wǎng)友”拍照,傳播,引發(fā)輿論,線上造勢,引導輿論,深挖真相,水落石出,原來是一場營銷,二次傳播,精彩的營銷手段、炒作無節(jié)操等等。
好吧,其實用形式來歸納上述幾種事件營銷,也許并不是太精確,根據(jù)平時接觸到的案例以及搜集整理的資料,以上幾種比較常見,列舉出來后,如果要策劃一個營銷事件,也能大致有些頭緒了。
咱們接著往下,繼續(xù)來聊聊如何制造營銷事件?
如何制造營銷事件?
分析營銷訴求
千萬不要告訴我,我就是想要出名,那簡單啊,脫光了去逛街啊。品牌或者產(chǎn)品名聲也分好壞,僅僅名字出名,沒有被記住也是白搭,所以還是要從產(chǎn)品的某一個點出發(fā),通過事件去營銷某一個點,比如便宜,造型,某個功能等等,才能更容易被用戶記住,通過事件植入用戶的心智中,而不會隨著事件的熱度減退而淡出用戶的印象。
找到“目標人群”
這個看起來跟宣傳推廣的步驟有點類似,管它類不類似呢,如果是一款針對大學生的產(chǎn)品,我肯定不會選擇去商場策劃裸奔事件,如果我是針對中年大叔的一款產(chǎn)品,我肯定不會選擇到校園里造勢。所以要針對性的在目標人群聚集地策劃事件,同時,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人群,不一定是我們的直接用戶群,而一定是愿意關注這起事件,且通過傳播是可以影響到我們的用戶群體的。
抓住時下熱點
營銷事件要借勢而為,才能將效果放到最大,比如雙11電商大戰(zhàn)時,標有蘇寧logo的車隊在京東大樓下轉悠,于是段子手們就開始忙活了,而放到平時,這個事件必然沒有這樣的引人關注。
借勢營銷能起到品牌宣傳推廣的作用,營銷事件再借勢營銷,就不是1+1=2了。
設計自傳播點
自傳播,就是能夠讓圍觀者(用戶/傳播者)自發(fā)的進行分享,傳播。再通俗一點就是能讓別人拿出手機拍照。結合上一回合列舉的幾種營銷事件的形式,比如人多,穿內(nèi)衣,唱歌跳舞,這都是自傳播點。
但是我們?yōu)榱嗽黾邮录I銷的傳播效果,應該在這些基礎的傳播點上進行設計,增加自傳播屬性,舉例說明:
比如,一樣是比基尼秀,可能洋人比中國人更抓眼球,統(tǒng)一的大高個,統(tǒng)一的金發(fā)碧眼。
比如,一樣是快閃舞蹈,可能統(tǒng)一服裝,或者一群小黃人跳舞更吸引人關注。
推動流量引爆
文章開頭拋出的觀點,流量為王,對營銷事件的引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這些形式的營銷事件,無論是名人八卦還是線下快閃,要么自帶流量,要么就是選擇人流量大的場地,那么如果沒有流量怎么辦?或者不夠大怎么辦?如小標題,找流量來推動,發(fā)動資源或者砸錢找段子手、KOL進行轉發(fā),發(fā)聲,來引導大眾,引發(fā)輿論。
基本上到這里就可以制造一起不一定很成功的營銷事件了,在事件里面,植入一些產(chǎn)品和品牌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起到宣傳的作用,可是好戲還在后頭。
事件營銷,一般生命力都比較短,要么自然淡化,要么被其他的事件淹沒,那么是不是可以用什么方法能夠進行二次或者多次傳播呢?
如何利用營銷事件做二次或者多次傳播?
回顧下九宮格法則,奧義就在于每個事物都有多面性,都可以延伸出N個事物,而根據(jù)這N個事物其中的一些來做文章就可以引出我們要描述的事物本身。
拿實例來講:
我們社群里面有個小伙伴,前幾天來找我,他們公司推出了一款移動便攜式音箱,除了音質、智能化之外,主要想突出它是一款可以更換“外套”的潮品音箱,于是我們討論下,覺得可以嘗試用快閃活動來做事件營銷。
我大概描述一下策劃內(nèi)容:
地點選擇在商業(yè)中心廣場,舞曲選擇鹿晗的新歌,著裝統(tǒng)一,但是顏色不一樣,分別對應產(chǎn)品的可更換外套顏色,挑選一名跟鹿晗身形相似的為主角…(當然,現(xiàn)場放音樂的是用的xxx音箱,拍攝的視頻也會有個別鏡頭單獨突出出來)
結合這個事件,簡單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設計:
商業(yè)中心廣場,保證初始的傳播流量(由于音箱相對不便宜,所以沒有選擇校園)
選擇鹿晗的新歌,借勢明星,以及新歌發(fā)布的流量關注
著裝風格,統(tǒng)一能更抓眼球,色彩與產(chǎn)品相關,軟性植入產(chǎn)品
男主角酷似鹿晗,增加自傳播點,讓觀眾誤認為是鹿晗本尊
在傳播上,除了現(xiàn)場的事件影響之外,還會通過朋友圈,微博,新聞稿來對事件進行渲染,視頻會發(fā)布到視頻網(wǎng)站,剪輯成不同的版本,包括錄制花絮等等。必要情況下,會花錢找資源進行推動這次傳播。
以上是正常的事件營銷設計。
事件完成之后如何增加其二次多次傳播呢?
軟文宣傳
邀請營銷達人、互聯(lián)網(wǎng)專家等就營銷創(chuàng)意撰文,比如題目為“如今的營銷事件都愛這么玩”,然后列舉幾個案例進行分析點評,植入這次快閃事件。
話題炒作
以鹿粉的身份發(fā)聲,我們家鹿晗驚現(xiàn)xxx廣場,另一波“鹿粉”舉證稱鹿晗當時并未在那個地點出現(xiàn),蓋樓開撕,同時投放話題軟文“借勢明星要有度…”等等造勢。
引導輿論
適時的要通過官方或非官方路徑發(fā)聲,引導輿論方向,事件的最終核心還是在產(chǎn)品/品牌推廣,除了要使勁推火這個事件之外,還需要注意將大眾的視線轉移一部分到產(chǎn)品/品牌上,如“潮爆的便攜式音箱,快閃神器”、“廣場舞一點也可以潮爆,因為有xxx音箱”…
官方發(fā)聲
征集這次快閃行動的民間照片,官方贈送xx份禮物…
根據(jù)事態(tài)的輕重程度,予以發(fā)聲公關
關于事件營銷的5點建議
要冷靜
請不要被事件營銷的表面風光蒙蔽了雙眼,且很有可能事實的真相是人家正承受著這些表面風光帶來的“煩惱”;
請慎重
請慎用事件營銷來炒作自己的產(chǎn)品/品牌,高回報(營銷傳播快而廣)意味著高投入和高風險,所以希望大家能認真評估風險和價值;
難植入
如何成功的植入產(chǎn)品/品牌在一個營銷事件當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并且還要防止這個營銷事件為他人做了嫁衣;
多風險
一個成功的營銷事件需要縝密的策劃、嚴謹?shù)牟襟E、不菲的費用、龐大的資源以及強大的風險管控能力;
雙保險
醞釀一個營銷事件的同時,一定要有一套危機公關方案作為保險。
最后
事件營銷,事件是載體,要根據(jù)產(chǎn)品特性選擇事件的形式,主題,才能做到很好的相關性。營銷是手段,通過營銷思維植入事件,讓事件更好的被傳播,同時通過營銷手段讓事件更快更好的傳播。
而,事件營銷,并非就如大家想象的就是營銷傳播的首選。
營銷的作用是將產(chǎn)品和服務通過某種包裝形式,更快更廣的讓用戶認知并更容易的接受。本質還是產(chǎn)品和服務本身,產(chǎn)品即服務,服務即營銷。無論是做某個產(chǎn)品,還是做某個公眾號,重心都不應該放在營銷推廣上,打磨好產(chǎn)品,產(chǎn)出好內(nèi)容,提供好服務,它們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就是會產(chǎn)生口碑,且達到營銷推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