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 增值電信業(yè)務 ISO體系認證 CMMI軟件成熟度認證 專精特新企業(yè)認定 新技術新產品
公司注冊總是在摸爬打滾中進行的,當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注冊雷區(qū),然而很多人覺得注冊公司很簡單,并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注冊公司和很多活動一樣,存在著一定“坑”。在進行公司注冊時,需要注意的坑有哪些呢?
創(chuàng)業(yè)就是摸爬滾打,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總會有一些人在"跳坑""爬坑"中倒下。比如說公司注冊,看似簡單,其實里面的學問不少。尤其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總有幾個“坑”在等你。那么,如何避免陷入公司注冊的那些“坑”呢?先來看看坑長什么樣吧。
b>解讀:注冊公司的哪些坑" alt=" :注冊公司的哪些坑" height="306" width="500">
從旁人的角度看,注冊資本的金額越大,代表這個公司的實力越強。2014年《公司法》出臺后,大部分的公司實行認繳制,即公司注冊資本為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而股東以注冊資本承擔有限責任,當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債務時,股東有義務按照承諾的注冊資本清償剩余債務。
你吹牛寫上1億的注冊資本,就要承擔1億限額內的責任,相當于有限責任變成無限責任,所以,注冊資本還是要結合公司資金實際情況,謹慎認繳。
首先,擬經營范圍必須在執(zhí)照上的范圍開展。
其次,財稅問題要報稅、企業(yè)年報等。每年1-6月,需要完成上一年的工商年報,否則將被列入"異常企業(yè)名錄",法定代表人失職行為將被記錄到個人征信系統(tǒng)中。
就算營業(yè)執(zhí)照才簽發(fā)一個月,沒收入也要準備稅務申報,否則將面臨罰款并加入到稅務"黑名單"。
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自己琢磨,或者在某些“專家”的建議下,在注冊資本中設置用自己持有的軟件著作權、專利權等非貨幣資產出資,覺得通過加大點資產評估值在不掏錢的情況下占有較大比例股份挺合適。
實際上,從稅法角度看,個人以非貨幣資產出資的分解動作是個人轉讓非貨幣資產和投資同時發(fā)生,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見財稅〔2015〕41號文件)。雖然這個稅務規(guī)定在執(zhí)行層面有些爭議,甚至有“專家”已經上升到“堵上創(chuàng)新之路”的高度,但是老祖宗一直教育我們“不要一棵樹上吊死”,請三思有必要一定要用非貨幣資產出資嗎?
況且,即使稅交了出資完成了,這些非貨幣資產入賬后就變成了公司資產,正常的話需要分期折舊攤銷,變成了公司的成本費用,直接增加了公司會計報表盈利的負擔。
在財稅上,投資人的投資估值溢價需要計入"資本公積"科目,在這里先普及一下計算方法。
「假設公司注冊資本80萬,天使投資人以1,000萬的估值占比20%增資200萬,公司注冊資本調整為多少?這200萬有多少計入"實收資本",有多少計入"資本公積"?
讓我們用小學數學方法算一下:
設天使投資人需要計入"實收資本"的金額為X,則X/(80+X)=20%,經縝密計算得X=20。答案就是,注冊資本調整為80+20=100萬,天使投資人的投資中20萬計入"實收資本",180萬計入"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的"公"字很重要,從字面上看就能看出是所有股東共享的資本性積累。是的,這180萬是大家的了!是大家的就可以任性使了嗎?不是。如果這180萬用于轉增注冊資本,從稅法上的分解動作是先分后投,聽到了嗎?分錢請繳稅。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侵刪
關注公眾號
在線客服